登录 1秒注册

搜索
站长论坛»主页 首页 疾病科普 >家长必看!预防孩子误食干燥剂的四大建议
查看: 9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家长必看!预防孩子误食干燥剂的四大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沙包(7级)
 楼主|26 分钟前 |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看此人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长必看!家长建议预防孩子误食干燥剂的预防四大建议

作者:张熙2025-08-08 10:00:01阅读时长2分钟998字儿科误食干燥剂干燥剂生石灰婴幼儿误食消化道腐蚀性家庭安全急救分类存放安全意识紧急处理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医疗响应社区培训

近期,长沙市第四医院新生儿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孩误急救。一位家长误把生石灰型干燥剂当成药物,食干喂给了4个月大的燥剂婴儿。情况十分危急,家长建议家长火速将婴儿送到医院急诊。预防新生儿科团队迅速反应,孩误为婴儿进行了洗胃,食干还采取了保护胃肠黏膜、燥剂促进排泄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家长建议好在抢救及时,预防婴儿最终脱离危险康复出院。孩误这起事件暴露出家庭在安全管理和健康认知方面存在明显漏洞。食干

干燥剂误食:婴幼儿的燥剂致命“杀手”?

干燥剂有硅胶型和生石灰型两种。硅胶型虽无毒,但也别让孩子误食;而生石灰型则具有强腐蚀性,非常危险。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可是强碱性物质。婴幼儿的黏膜十分脆弱,代谢系统也没发育完全,一旦误食生石灰型干燥剂,消化道就会受到严重破坏,可能会出现灼伤、溃疡,甚至穿孔。儿科急诊数据显示,误食生石灰型干燥剂的婴幼儿死亡率可达20%-30%,这起事件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

四大风险点,教你应对有方

  • 物品混放导致误认:干燥剂和药品外观相似,很多家庭又没有分类标识,特别容易搞错。建议用透明带标签的容器分类存放物品,把药品和干燥剂分区域管理,别放在同一个抽屉或药箱里。
  • 药品安全意识薄弱:不少家庭没有把药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像高处或者锁起来的柜子。大家要遵循“药品上锁 + 高处存放”原则,散装药或瓶装药最好加装安全盖。
  • 看护者认知不足:很多家庭成员没接受过基础急救培训,也不了解干燥剂的危害。社区可以开展婴幼儿安全讲座,重点教大家鉴别干燥剂类型,比如看看包装上有没有标注“生石灰”或“不可食用”。
  • 紧急处理误区:有些家长在孩子误食干燥剂后,可能会自行催吐或者喂水,这样反而会加重伤害。正确做法是“禁止催吐、立即就医”。如果是生石灰型干燥剂,先用干布清除没入口的颗粒,千万别冲洗或喂水。

分层预防,守护家庭健康

  • 一级预防(环境改造):家庭要进行“危险品清单”排查,把干燥剂、药品、化学品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还可以使用智能药盒或电子锁药箱,借助物联网技术提醒用药安全。
  • 二级预防(认知强化):定期开展家庭安全演练,模拟误食场景,教育孩子“不碰不明物品”。老年看护者要参加社区组织的急救课程,学会区分干燥剂类型,掌握紧急联络流程。
  • 三级预防(医疗响应):医院可以在儿科急诊增设“误食快速通道”,针对腐蚀性物质制定标准化抢救流程,缩短黄金救治时间。 这起事件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教育课。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都要负起责任,家庭要建立安全防护机制,社区提供培训资源,医疗体系完善应急响应。家长们要定期检查家庭储物环境,参加急救培训课程,网购时注意商品附带的干燥剂分类标识。大家一起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别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秒注册

站长论坛积分规则

辽ICP备176053号-2|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站长论坛

GMT+8, 2025-08-30 , Processed in 0.295106 second(s), 188 queries .

Powered by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长论坛立场!

返回顶部